海英博士回答:孩子到底是阿斯伯格还是多动症,单凭您的描述,是无法判断的。在评估诊断时,需要具体去看孩子跟人互动的形式和能力,这样才能进行正确的判断。一般来说自闭的孩子会有一些刻板的问题,但这并不是甄别标准,因为多动的孩子也会有一些刻板的问题,但是多动的孩子和人交流互动时的情绪反应是比较正常的,这个很难用语言具体去描述,这是精神科医生长期跟患者互动的一种经验性的判断。
我认为孩子不论是哪种情况,那么至少孩子现在显示出融入集体有困难,家长还是要有意识的在这方面帮助孩子。比如不上幼儿园的时候,给孩子找一些小伙伴一起互动,在家爸爸妈妈要跟孩子多一些语言上的互动,比如一起玩过家家,玩一些互动的小游戏等。如果孩子无法跟家长共同完成过家家的游戏,那么孩子人际交往上是有一些欠缺的,提示有阿斯伯格的风险。
孩子还有些表现是在幼儿园上课坐不住,集体活动中不遵守规则,遵守规则是一个集体适应的问题,这个还需要具体了解一下孩子的情况,如果是适应性不太好的孩子,刚上幼儿园小班的时候,不遵守规则的问题会更突出,这个属于适应性方面的问题。如果孩子遇到的幼儿园老师比较有耐心,特别关注孩子的话,那么慢慢孩子的适应性会逐渐的有所提升。但是我们还是要积极的想办法去帮助孩子更好的遵守规则,和小朋友更好的互动,这些能力的提升还是需要关注的。
海英博士回答:有一部分轻度自闭的孩子,情绪很容易爆发!而且别人很难去弄清孩子情绪爆发的点是什么?比如旁边人的一个动作,或是一个眼神,一句话等,就能让他情绪爆发得很厉害。所以对于这样的孩子,从小就要想办法让他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。那么在人际互动方面,这就得需要专业人士的介入才能更好的帮助到孩子了。
我们家长在家可以适当的去跟孩子互动,表达自己的情绪,比如和孩子说“我跟你玩游戏特别的开心”,“我找不到我的东西,我很着急也很生气”像这样的情绪表达,家长可以多做一些,也可以反过来帮孩子去表达情绪,比如问孩子“刚才你是不是有点生气”,“刚才你哭是很难过吗”?但还是建议家长尽早给孩子进行专业的干预训练。
海英博士回答:如果孩子在幼儿园里,老师反映他注意力不集中,不听指令,不能跟着做活动,那么说明孩子的注意力还是有一定问题的。一般来说,即使是注意力有缺陷的孩子,他在做他感兴趣的事情的时候,注意力肯定都没问题。另外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,像1对1的环境里面,孩子的注意力也不会有问题,听指令也都很好,但是一到人多的场合下,他的状态就不太好了!所以,这个要具体看孩子注意力的坚持性如何,是不是容易转移等,总体来说注意力还是有些问题的,可以再去专业机构帮助孩子评估一下到底是注意力的哪方面不足,以便尽早干预训练。
家长提问:孩子男孩7岁多上一年级,爱招惹同学,总时不时去摸别人一下,上课大声说话,自言自语,影响老师上课,不听课注意力差,外面一有风吹草动就分神,老师都不愿意收了,很苦恼。
海英博士回答:根据您的描述,孩子看起来有一些阿斯伯格孩子的特质。比较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面,去摸别人一下是他互动的一种形式,自言自语也是沉浸在自己世界的一个表现。针对这种情况,给家长的建议是尽快带孩子进行评估诊断,在家里面尽量多陪孩子互动,在学习方面要适当降低对孩子的学习要求,在学校里表现不好的行为尽量不去训斥他,孩子心情越不好,在学校的状态也越不好,所以家长对孩子的态度要宽松一些。
同时要尽早进行评估诊断,给孩子进行一些专业的干预训练。如果不进行干预,一直是这个情况的话,慢慢的老师也会对孩子有一些批评,这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,到时候给孩子进行干预训练的话,还要提升孩子的自信心。还可能孩子又遇到了一些其他的问题,整个干预训练的效果相比之前就会慢一些,所以尽早发现问题,帮助孩子调整和适应,也能让孩子避免更多负面的情绪。
最后呢,针对如何更好的帮助阿斯伯格孩子?也给各位家长提点建议。
首先,父母在孩子早期抚养的过程当中要重视情感的交流。尤其是眼神的对视回应,多给孩子一些笑容。对有早期征兆的婴儿来说,家长更要重视和孩子的互动。不要被婴儿的较少的互动,培养成冰箱型的父母。
第二个方面——母亲孕期和围产期重视自身情绪。
保持良好的心情状态,减少过度焦虑。然而孕期准妈妈们也要保持一定的社会交往和社会活动,不要长期独自在家。
第三个方面——对孩子不要过度保护
有征兆的孩子发育落后,自理能力差,会让家长更多的去帮他去做很多事情,包办很多事情,使孩子失去了更多的独立成长的机会。
第四个方面——专业训练。
特别是上幼儿园前后,孩子的语言交流能力,适应能力,合群的能力等等,都要进行全方面的提升。同时也不要过度痴迷于某一项的单项的训练。
版权所有 © 2008-2023 北京慧心源儿童心理咨询与干预中心
心理医生海英博士心理专家团队